“每天去同一餐廳吃同樣食物”?內地廉價旅游團在港又成話題

  【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 李雪琪】香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後,旅游業也隨著經濟複蘇再次活躍起來。隨著訪港游客逐漸增加,絕跡數年的廉價旅行團也再次出現。由於這類旅行團過去曾出現過質量不佳、與當地居民產生矛盾等問題,香港旅游界最近開始著重關註如何提升內地旅游團的行程質量。

  據香港《星島日報》11日報道,旅游業監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,在2月6日至5月7日期間,官方一共接到9674個內地入境旅行團的行程登記,其中停留一天的有3787團,占39%;兩天的占47%;3天的占8%;4天的占4%;5天或以上的占2%。團費方面,在3月29日至5月7日,官方一共接到3183個行程登記,其中“500元人民幣或以下”的有1725團,占54%;“501至1000元人民幣”有424團,占13%;“1001至1500元人民幣”占16%;“1501至2000元人民幣”占7%;“2001元人民幣或以上”占10%。

  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認為,在一些標榜廉價的訪港旅行團,部分游客被帶去參觀香港住房,團餐質量差,“五一”期間有旅客抱怨“每天去同一餐廳,每頓飯都去吃同樣的食物”,擔心影響香港旅游業形象。有媒體稱,今年2月6日至5月7日期間,香港有關方面接到7起求助案例,全部是由內地旅客提出,其中3起涉及退回在註冊商店購買的產品,1起是關於內地領隊態度,1起關於註冊商店職員態度,1起涉及團員走失,還有1起涉及旅行團行程及收費。

  日前,網上流出的照片顯示,中午有大批旅行團的游客站在香港土瓜灣、紅磡一帶的路邊吃盒飯或方便面,游客中有不少是老人,很多網民都對他們的用餐條件表示擔心。而與此同時,土瓜灣和紅磡一帶是香港人口居住密度很大的地區,旅行團涌入社區,排隊等候進入團餐飯館或在路邊用餐,對當地的交通造成嚴重影響。尤其是在吃飯時,超過千名游客擠在狹窄的行人路上,街坊寸步難行,旅游巴士的鳴笛聲此起彼落,居民大受困擾。

  有香港旅游業人士反映,廉價旅行團的服務水平普遍偏低。例如,有的旅行團團費低至128元人民幣,據港媒報道,這個低價團的領隊疑似教唆游客帶私煙到港轉售圖利,以及代購景點門票時多收費。旅程即將結束時,更有游客因行程“貨不對版”與導游發生衝突。 香港旅游業雇員總會理事長梁芳遠認為,雖然目前廉價團數量遠少於疫前,但已帶來不少負面影響,不僅對旅游同業造成傷害,也是對香港形象的一種破壞。民建聯主席李慧瓊表示,“超廉價團”要以購物“補償”團費,對香港實質經濟增長幫助不大,反而可能令旅客對香港留下壞印象。她建議從源頭改善問題,不應讓超廉價旅行團無限制來港。

  當然,游客追求物美價廉也是必然的,在保證質量的同時,香港旅游業也在尋找調解行程的方式。香港導游總工會理事長黃嘉凱說,以香港一日游為例,不含過夜,一天300元團費已能保證基本質量。此外,為了緩解社區擁堵的情況,一些旅游團也在積極開發新的用餐安排,比如4月清明假期時,就有旅行社安排游客分流到觀光船上用餐,既能欣賞沿岸風光,又能不慌不忙地吃飯,得到不少游客的好評。

  旅游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表示,香港應該保持好客態度,無論是貴價團還是廉價團。他也認同稱,長遠而言香港旅游業應該轉型,開拓高端和深度游市場。旅游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說,入境團以一兩日為主,旅客一半來自華南如廣西、江西、福建,另一半來自中長距離,如上海和武漢等地。以游港一天為例,500元人民幣已不算廉價團,而且1000元人民幣以上的團占33%。有消息人士分析稱,現在內地團出現的問題某種程度上是恢復通關後,逐步復常,業界接待能力未能配合所導致的。

  香港也做出很多努力令旅游更加規範。根據去年9月實施的旅游業新規管制度,威迫購物屬刑事罪行,任何人一經定罪,最高可罰款10萬港元及監禁兩年。今年3月29日,旅監局要求香港持牌旅行代理商,就其接待的內地入境旅行團行程登記時提供團費資料。署理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劉震表示,港府會通過不同範疇增加香港旅游資源,讓旅客有更多體驗,包括文物古跡、綠色旅游、文化、盛事等,目前正考慮“紅色旅游”,希望促進旅游多元化發展。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劉智鵬說,通關後內地客的旅游習慣已經轉變,他認為香港仍有很多景點未開發,不少內地政要、文人曾經留港,值得追尋他們的足跡。崔定邦稱,本港有不少歷史遺跡和景點,如孫中山紀念館等。目前,香港旅游界預計暑假將是入境游的另一個旺季,內地居民辦理赴港簽註的人數會上升,業界會為暑假、中秋及“十一”長假做好準備。